神山探幽
神山公园位于芜湖市区东北部,由五座山峰组成,分别是南面的大小火炉山,北面的马鞍山,以及东面的两座主峰赤铸山,在市政府远远就能看到她若隐若现的倩影。问同组的一位朋友,他热情地告诉我,神山公园是芜湖最具发展潜力的一座公园,并告诉了我去神山公园的路径,于是一直想找个机会去公园看一看。
终于逮住了一个星期天的下午,因为晚上要开会,所以我早早地就来到了江南。带着一路的风尘,循着朋友指点的路线,从市政府对面的中央公园出发。
中央公园有一条溪流,东连扁担河西接神山,犹如山水间的彩色飘带。逶迤前行,溪流两边是形态各异的沼泽地。初冬的季节,沼泽地里的芦花轻柔地摇曳着。微风过处,水面泛起阵阵涟漪,偶尔一两声水鸟的鸣叫,更凸显了季节的寂寥和寒意。这时我想起了“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这两句诗。也只有在这芦苇荡里,聆听清脆的鸟鸣、细赏涓涓的溪流,心境自然清静,大概这就是初冬的味道吧。
不知不觉间,来到了神山公园。 看左边,一整座小山坡,黄茵茵的如一帘飞瀑。山坡上,几棵乌柏挂满了红色的叶子,火红似海,美不胜收。天高云淡,碧空如洗,几个小孩子在大人的教导下放着风筝。还有几对少男少女依偎着,一定是在相互倾吐着浓浓的爱意,我不觉有些尴尬,于是匆匆西去。
转过一个弯,便见到一个小湖泊。湖上有一个小岛,岛上草木茂盛,一座亭,一棵乌柏树,宛如一块彩色的翡翠镶在湖中央。湖水清凉见底。湖的四周有红枫、乌柏、香樟、水杉、梧桐及各种灌木,色彩斑斓,是拍摄倒影的绝佳好题材。此湖四面环山,风景秀美,时值夕阳西下,两个小女孩,一个在湖边摆着剪刀手的姿式,另一个拿着手机不停地纠正着剪刀手的位置,内行人一看就知道是在摆拍双指剪夕阳的造形。我问了身边的游人,才知道这个湖叫芙蓉湖,是由原来几个小水塘挖通后形成的。
沿着环山公路前行,不远处的右手处有座石牌坊样式的大门。进门去,左边便是一片非常幽静的竹林,俨然九华山后山竹海的气势,是旅游休憩的好去处。右边是一座悬崖峭壁,上面长了千姿百态的树木,颇有黄山奇松怪石的韵味。
在山路上继续前行,一直是上坡,最高处便是芜湖十景之一的铁门槛,这里有一段关于干将莫邪的传奇故事。干将,春秋时吴国人,是楚国最有名的铁匠,他打造的剑锋利无比。楚王知道了,就命令干将为他铸宝剑。干将与其妻莫邪奉命为楚王铸成宝剑两把,一曰干将,一曰莫邪。由于知道楚王性格乖戾,特在将雌剑献与楚王之前,将其雄剑托付其妻传给其子,后果真被楚王所杀。其子成人后成功完成父亲遗愿,将楚王杀死,为父报仇。此一传说赞颂了剑工高超的技艺,宝剑的神采和少年的壮烈,批判了统治者的残暴。据《芜湖县志》记载:火炉山有两座,中间有一道铁门槛,战国时期干将和莫邪造剑的炉子就设在此处,神山上有淬剑池,破山上有砥剑石。如今当年干将莫邪铸剑的情形不在,然而徜徉在神山公园里,看着留下来的那些历史遗迹,只有“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的伤感。
身在山中,已分不清东西,在游人的指点下,我蹬着青石垒成的台阶拾级而上,直奔神山北面的山顶。
初冬的山林,点点夕阳随微风从树梢间泻下,带着阵阵寒意。漫山遍野的树木和灌丛,各自展示着自己特有的色泽,相互映衬,使绿的更绿、黄的更黄、红的更红,无需粉黛,无需刻意雕琢。 而梧桐和银杏的叶子还在纷纷凋落,那些叶子在凉风中优雅地打着滚儿,缓慢地落在枝丫上、树底下、草隙间、我的脚边,稍稍走得快点,便能掀起枯黄的落叶随风飘舞。初冬的山间风景,依然是淑雅婉约、幽静温馨、醉人心魄的。
这时,从山顶上传来一阵小提琴声,是一首马斯涅的《沉思》,意境深远、旋律优美,空灵到让我心醉。循声追去,到达山顶,便见一人一琴,一亭一匾,原来这就是“志喜亭”了。
看过《西游记》的人都记得,中国道教神话中有一个叫托塔天王李靖的,他就是唐初的军事家李卫公,曾辅佐唐高祖平定天下,战功赫赫,封卫国公,这里曾是“李卫公祠”的旧址。又根据记载,公元1171年,芜湖地区大旱,县令沈端节到神山“李卫公祠”遗址祈雨,两天以后,果降大雨。他取意于北宋文豪苏轼《喜雨亭记》,在神山修建“志喜亭”。亭记中写道:“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反映了作者儒家重农、重民的仁政思想。
暮色已至,我随游人出了园门。回眸古吴楚大地,但见“山势逶迤,蟠结幽邃”,只是没有看见“此寺藏山腹,青葱引路长。青溪门外水,古柏殿中香”的神山罗汉寺,以及“读书在赤铸,风雪弥青萝,汲绠愁水断,村酤怯路蹉”的黄庭坚读书处,终有点戚然。
(文/尹蔚兵)
作者:尹蔚兵
快来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