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能陪伴父母还有多久?
一生很长,长到我们之间相互嫌弃;一生很短,短到我们之间真的不了解彼此。
最近大火的电视剧《少年派》,虽然有许多不足之处,不过里面有很多台词讲述了很现实的问题。其中林大为说服女儿让妈妈陪读的台词,他没有用感情词,而是用数字在计算。林大为在纸上画了900个格子,人这一辈子按平均寿命75来算,一生也就活900个月,也就这么多格子。林大为给林妙妙算了一笔人生帐:“我和你妈妈今年都46岁了,已经活过了552个月,这些日子都没了,就剩下边这点了。按照你说的考上大学离家越远越好,远到你妈的手够不着你,那么你上大学四年,每年也就回家两趟,一年按三个月算,四年也就陪我们12个小方格。”
人是感情动物。我不怕别人跟我讲感情,但是我害怕那些冷冰冰的数字。我经常会跟父母说:“妈,我想你了。爸,你最好了。”可是陪伴的时间又有多少呢?我从来不去计算,因为我害怕那个属于我和父母之间的格子会越来越少。
毕业之际,我们都在讨论着,以后会去哪个城市,或者自己想去哪个城市。在这些城市中,家乡所在的城市往往不在选择的范围。因为我们心比天高,那所城市已经容不下我们了;因为我们父母给予我们无限的理解,你们出去吧,追求你们想要的生活。人人都说,现在交通发达,距离已经不是问题,我们可以随时回家。可仔细想想,真的是这样子吗?“远亲不如近邻。”因为日常的相处才会越来越亲近;因为每一天的见面,牵绊才会越来越多。
记得我失恋的时候,那一段时间,我爸早中晚一天三个电话打给我,而我的母上大人也是很厉害,视频电话不停地打过来,但凡有我联系方式的朋友都成了妈妈的帮手,不停发消息给我。我真的哭笑不得。后来,姐姐跟我讲,妈妈说:“我从小就没有遇到过什么事情,凡事都一帆风顺。担心这次事情,我想不开……”听完,我真的笑了。姐姐说,妈妈对你的了解还停留在初中,父母现在已经不了解他们的小女儿了。
我怔住了!是啊,从小父母就将我带在身边,用他们的一切将我保护得好好的。高中,我开始住校,一个月回家一次。后来转学回了老家,父母为了生活依旧在外面打拼。我们只能寒暑假相聚,在家,我总是很少说话,自己一个人在房间里看书,无论他们说什么,我还是依旧会服从。大学,我去了另一个城市,寒暑假也是一个人做兼职。我所有的衣服、用品都放在学校里,每一次只有一个行李箱带回家然后再带回学校。家里没有了我的痕迹。本科毕业,我选择了一个更远的地方读书。这样子,我与父母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与他们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他们对我的了解还是那个“长不大”的初中生,不知道这些年,我真正的在改变和学着长大。
父母于我们,永远都是孩子开心最重要。他们从来不说任何让我们担心的话;在外面拼搏的我们,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于是,我们与父母之间只剩下相互虚伪的“好消息”了。
感性的我一直都喜欢文字,从来不相信数字。今天的我试着用数字计算了一下,那张纸上只留下了泪水。
现在什么都变得快了,网速快了,3G、4G、5G,以后还有6G、7G等;时尚更新快了;手机换代也快了;交通工具也在提速;身边的爱人更换的频率也高了……唯此不变的是:那个一直在家等候你的双眼。
我们总是抱怨时间过得太快,其实是我们贪得无厌、不懂珍惜而已。
当真实的数字摆在我们面前,我们还剩下什么呢?
(文/瑾梅)
作者:瑾梅
快来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