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风也等你

不想说

墨殇 62 ℃ 0 条

不想说

  我们有时候看到一种不合适的行为,或者是听到某种观点,并不会说出来。一是为了对方的脸面,一是不想说,一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但不管是哪种情况,总之就是没说。

  原因很简单——好心当成驴肝肺。现在人与人之间信任的缺失,给我们造成了太多的困扰与麻烦。

  再者,每个人的社会身份不同,要想别人能够从你说出来的一番话中有所启发,或许你的身份要那么稍微高一些。

  还有,说多了,看到对方仍然“明日复明日”,这种好心也就一天天慢慢的变凉了。于是选择了“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的方式,等待着有缘人。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禘,是祭祀之名,古代天子既祭其始祖,又推其始祖所出的最早的血脉祖先,祭于太庙,每五年一大祭,叫禘。

  既,小食也。

  灌,灌水也。

  掌,手中也。

  这句话的大体意思是:孔子说:“每五年一次的太庙大祭,当第一次用酒洒地以降神之后,我就不想再看下去了。”

  孔子只是说他自己看不下去了,并没有具体解释说为什么看不下去了。

  看不看是个人的决定。一般来说,其他人是不能帮你做决定的,顶多是给你一个建议。

  现在社会上举办的很多事情,变得越来越形式、抢眼球,内心是没有真正的诚意的。

  像如今的一些公众的大型的祭祀活动,都会有直播的,主持人和一些专家在一边有说有笑的解说着,或许这是一种无奈的做法,但这也是一种无礼。

  我们可以想一下:当我们在祭拜自己已经故去的家人的时候,自己是怎样的?

  如果我们决定要去参加一个什么活动,最好是尊重活动主办方的安排。有什么意见,你可以在结束之后跟主办方交流一下,不要当场说出来,甚至你可以选择下一次不去。

  仪式的背后是虔诚,是精神,是价值观,是社会制度和文化精神,而不是表面的做作。

  我们不能要求别人怎么样怎么样,也不能随便去评价别人怎么样怎么样,唯一能够做的是把自己修好。

  声明:本公众号所有文章为本人现阶段理解,日后或将推翻此番言论。

  最近做快递工作,无奈老天爷不想让我继续做这份工作,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骑摩托车摔了三次,最近几天把尾椎骨磕的错位(或者叫骨折)了,医生说要休养几个月的时间,只能是在家休养生息了。

  最近这两年多的时间,在工作的行业上面,有一点感悟:如果你所从事的行业,一些事情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在你的身上,或许你要换其他行业的工作了。
  (文/李子仙)

作者:李子仙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快来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