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一个在公交车上听来的故事。那天,坐在我前排两个女乘客的对话,在车里传得很清晰,几乎一句不漏地飘进我的耳朵。说是对话,不如说是其中一个女乘客在声情并茂地述说,从上车到下车,嘴巴几乎未停顿过。她的述说,含有强烈的倾诉意味。其实,她刚说个开头,我就猜到了结局——一个不太熟的熟人向她借款,因为之前几次都能如约返还,最后一次,她借给对方更大一笔,结果讨要不回来了。
陷入官司和债中债的她,不时痛悔:“如果不图那点利息,我现在过得该多好啊!”让我莫名想起鲁迅笔下的祥林嫂。
不满足于现状,追求一种更好的生活,是人之常情,本无可厚非。但追求的方式和目的一旦错位,就难免因小失大。甚而,由于一味地求“大”,明知自己是一粒小雪花,偏要借势滚成一个大雪球,渴望发大财、住大房子,反而会不幸地搭上原本属于自己的那个“小”。
我也曾有过一次求“大”的经历,回头想想,宛如一梦。二十年前,我被分配到一个乡镇上教书,一年试用期里,每月只发200元代课费,还不能按时,常常要跟会计老谢预支。我跟老谢的关系不错,只要开口,他没有一次回绝。那年寒假,有个朋友找我喝酒,几杯酒下肚,我们商量合伙做买卖,以缓解捉襟见肘的窘境。做什么买卖呢?朋友说贩鱼准火,谁家不买几条鱼过年?干!酒酣耳热之际,我俩“啪啪”碰杯,预祝合作成功。
第二天一早酒醒,我有点打退堂鼓,一是我们都没本钱,昨晚我们只顾畅想如何挣一笔大钱,偏偏忘了讨论本钱的着落。二是我读师范时喜欢文学,处女作一出手就在国字头报纸上发表,虽有很大成分的运气,但读书写作的种子却由此种上了。我计划趁着寒假闲下来好好看看书、写写文字。可是既然已经答应朋友,又不能食言,我便硬着头皮跟老谢求救。钱一到手,就不考虑文学上的事了。于是,朋友开着借他三叔的汽油三轮车,我俩半夜进城去批发市场进鱼,天一亮就下乡挨个村子贩卖。
那年冬天连续下了几场大雪,路滑,天冷,风像锋利的刀子割人。每到一个村口,我们就停下来——村子里都是泥泞的土路,车子进不去。朋友热火朝天地叫卖、称鱼,我一边负责收钱,一边缩着头不停地跺脚。没几天,我的手脚全冻伤了,手面肿得像蛤蟆的肚皮。聊以欣慰的是,那年头送货上门的生意在乡下确实很火,我们一直贩卖到年二十九晚上,跑了多少村子记不得了,只记得抛除本钱,我俩最终各自分得近2000元,抵上我一年的代课费了。
后来我每接一届新班,总忍不住把这段贩鱼情节说给学生们听,然后开玩笑说,如果我从此下海,可能就发了大财,就不会站在讲台上给你们上课了。同学们听得很嗨。我那个颇具商业头脑的朋友,以此起家,先是到深圳、广州收废品,后从事物流,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有一年回来小聚,牛气哄哄地拍着我的肩膀说:“你要跟我混,早就发财了。”我笑了笑,没法儿告诉他,我很享受当下的生活状态。
我说这些,不是想说明我比上述那个女乘客有自知之明,或者比她幸运。我只是觉得,生活质量不单单是物质的,还有精神上的,如果两者不能调和,我宁愿偏向于后者。
知道想要什么,比能干什么更重要。工作二十年来,我换了好几个岗位,几乎每隔几年就变动一次,但都没有脱离教育这个行当。我不揣以文化人自居,因为我从未放弃过读书、写作。最惬意的是在周末夜晚,泡一杯茶,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写一篇自鸣得意的小文章。那份在宁静氛围中氤氲出小欢喜,给平凡的小日子,平添了几分别样色彩。我认识几个文友,以前文章频频在报刊上露脸,年过不惑之后,已经不再为发表而写,只为安顿自己的内心。我以为这是一种更朴素的追求。事实上,我们努力工作,读书、书写,就是为了让生活过得更好,精神上更富足。
活好一个“小”字,人生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快来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