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风也等你

三弟与四个老人

墨殇 52 ℃ 0 条
作者: 孙江林

三弟是在10个月大时父亲抱给大姨和姨夫的。大姨和姨夫以前抱养过一个姐姐,一直希望再有个男孩。三弟对大姨和姨夫很好,三弟说,养育之恩大于天;三弟对我们的父母同样很好。

我们兄弟六人,年龄级差为三岁,最小的六弟今年也48岁了。恢复高考的前三年,大哥、我和三弟先后考上大学,后留城工作并在城里娶妻生子安家落户。为了照顾四个老人,三弟提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原则,并多方张罗协调,不遗余力,使几个老人老有所养、心情舒畅,赢得四邻八乡的一致好评。

三弟与我是同一年考上大学的,大学毕业后分到西安某研究所工作,先后做过研究室主任、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获多个部级、国家奖项,是陕西省劳动模范,还是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三弟不仅是位出色的领导、能干的专家,在赡养老人问题上也绝不逊色,大处着眼、合理安排,兼顾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和困难,我和大哥都佩服三弟的决策能力。三弟在十多年前曾说,我要让四个老人活过80岁!老人在,我们就永远是孩子。

十多年前,四个老人都还能劳动,但都已过70岁。三弟家住岐阳,我们老家在鲁家庄,两地相距十五里路,分属岐山县下的祝家庄镇和蒲村镇。三弟在西安工作,每次回老家总要两头兼顾,很是辛苦。每年春节前,三弟会把四个老人一起接到西安过年,给老人们做上一身唐装。三弟的媳妇在医院做护士长,对几个老人的保健用药都归她负责。我常住南京,曾给三弟打电话说,几个老人都在你那边,委屈你了。三弟却说,委屈什么,回家吃伸手饭,碗都不用洗,是享受哩!但老人们不习惯长时间待在省城,住一两月后还是要各自回到村上,说家里熟人多、热闹。

在楼市火爆的时候,别人都投资在城里买房,三弟却不为所动,一心扑在老人的养老问题上。三弟先是在岐阳和鲁家庄翻修了老房子,可是后来考虑到父亲患糖尿病多年,又不放心父亲到地里去干活。那次三弟回家,正好赶上镇上有房子出售,还带院子,三弟当即缴了定金,办妥买房手续,让父亲母亲住到镇上,在家里种菜养花,并让四弟陪父母一同住,照顾饮食起居。但2008年的一场大雪,使母亲得了脑溢血,手术后落下半身不遂的毛病。我在南京工作,大哥和三弟在西安工作,如何安排住在乡下的老人未来的生活,成了三弟最大的心病。于是三弟又在县城买了同一单元五楼和一楼的两处房子,让四个老人都住到县上去,安排了亲戚专人照顾。大姨、姨夫和父母彼此各有“说了算”的活动空间,平时交流也很方便。这样三弟回家一趟,也不需要几处奔波了。

实践证明,三弟的规划是对的。

一晃十多年过去了,虽说大姨夫有时候会把我错认成三弟,但依旧可以下楼自由散步,今年已97岁高龄;大姨看电视太投入,有时要电视里介绍饮食制作的师傅给她牛肉吃,有时看战争片会喊叫着不让电视里的人把手榴弹扔到房里,腿脚不便耳朵也背,但别无大碍,今年86岁;父亲每天打两针胰岛素,视力大减,只能拄拐在家里行走,但打针吃药、吃饭如厕均可自理,每天用耳机听电视,还知道特朗普不靠谱,能说出很多小学同学的名字,今年也86岁;母亲每天躺在炕上或轮椅上,需要六弟全天照顾,但饭量不减,至今能背诵心经、记得过去唱过的许多民谣,今年82岁。今年暑假我回了趟老家,我们在老家给四个老人过了个集体生日,看到大姨坐在母亲床边或轮椅边,彼此耳背各说各的,但心平气和的和谐景象,依旧让我深为感动。

更令人欣喜的是,小一辈中有的今年大学毕业已找到工作,有的今年又考取西安科技大学,有的明年研究生就要毕业。过生日那天,看到几个老人坐在一起,亲戚们开怀畅饮,看到家门头瓷砖上“清雅贤聚”四个大字,我依旧能感受到做孩子的幸福快乐。

上一篇:热情的校对员

下一篇:腊八蒜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快来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