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早春二月的黄昏,告别了知青生活,我留下了对青年点(知青集中居住点)的最后一瞥。知青生活是短暂的,但却在我生命之树上刻下了两道清晰的年轮。
我下乡的地方是一个不到四十户人家的小山村,离公社驻地场镇很近。倚山傍水,鸟语花香。现在,每当想起那段清悠、恬静的田园生活,很有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可在当时,压根儿都没有丝丝儿诗情画意般的浪漫。1973年,刚满16周岁的我初中毕业。由于家中子女多,家境贫寒,父母再也无力供我继续读书了。早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时任我班主任的郭俊淑老师多次登门游说我父母,说我是块读书的好料,切不可耽误了我的大好前程。父母虽然被郭老师一番肺腑之言打动了,说服了,可严竣的现实,也仍然只有让郭老师一次次带着无奈和遗憾走出了我的家门。看着父母那深深的内疚和一脸的无助,我毅然向公社革委会提出申请,主动“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时任五宝公社革委会主任的陈湘凡异常感动,他正为打不开局面,完不成县、区两级下达的知青下乡任务而着急。接到我的申请,他立即向正在五宝筹备召开春耕生产誓师动员大会的区革委领导作了汇报。区革委领导当场决定,亲自安排以我为首的七个知青在全区四级干部参加的春耕生产动员誓师大会上代表全区知青宣读决心书,表示积极响应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伟大号召,上山下乡,与贫下中农同甘苦共患难。宣读完决心书,我们背着崭新的铺盖卷兴致勃勃奔赴各自插队的地方落户了。
严峻的现实像一阵凛冽的寒风吹凉了我们青春的激情。我们脸朝黄土背朝天,整日里为8分工日而劳作(刚开始由于年龄小个头矮,不能与生产队的壮年男劳动力同工,更不能同酬拿10分工日,只能分配在妇女组与老太太、大姑娘、小媳妇一起干诸如锄草、施肥、积肥、松土、铲田坎、挥镰割谷、收小麦等轻巧农活儿)。对身边那鬼斧神工的美丽大自然竟然没有一丝丝儿的兴致去欣赏。惟有当年那一件花衣裳、一条花手绢给农家姑娘带来亢奋喜悦的心情,一个小镜子被农家姑娘在河边茅草坪上抛来抛去所带来的狂欢的情景至今令我难忘。美,因贫穷而变得朴素,对美的追求因贫穷而成为一种奢望。
早日返城,告别枯燥、乏味,体力难支的知青生活的企盼,并没有因我们“扎根农村闹革命”的誓言而放弃。每个知青都在做艰辛的努力。1975年,春季征兵给我带来了机遇,我和知青点上的另一个知青一同报了名。也许是爱好绘画,有一点文化和艺术底蕴,而部队又特别需要这类人才的缘故吧,机遇似乎对我特别眷顾。接兵部队的首长亲自带着我在体检场上走走过场就顺利通过了,并拍着我的肩膀让我等着换军装吧。
知青当兵还有着双重的意义,当兵服役可以走出大山,大开视野看世界。服役期满后还可退伍回城安置工作。可那时,当兵是非常严格的,特别是对于当地无亲无故的知青来说,没关系、没门路,要全凭自己的身体素质、文化底蕴和睿智来改变人生。然而,我却生性内向,羞于交际,不善求人。其他条件都具备、身体合格与否且不说,就是身体合格了能否选拔上还是个未知数。在那段时间里,与我建立了深厚感情的好心人为我指点迷津。在灵与肉的一阵拼搏厮杀之后,我一改往日的内向、腼腆。一有机会,便将接兵首长接到寒舍,让他们参观自己涂满墙壁的八个样板戏里的主要英雄人物画像,加深首长对我的印象。到现在我也难以忘怀那段苦涩而又“不是非常光彩”的经历,每当想起都有一种羞涩一种无奈。
拿到入伍通知书的喜悦心情不必说了。按当时我们知青点上的知青“谁当兵谁参工走,谁请客”的约定,我在生产队预支了30元钱到公社场镇上去买回了酒、菜。在青年点摆了两桌,请他们美美“搓”了一顿。
我清楚地记得,我们这些被批准入伍的新兵,在公社集结出发的那个上午,早春的天气依然充满寒意,可公社礼堂却熙熙攘攘,四周洋溢着一股暖流。祝福、叮嘱、道别、哭泣,场面激动而酸楚。当接兵部队的首长吹响了出发的口哨,这时,我才有了一种怅然的感觉。别了,与我相处两载的知青朋友;别了,那个在地图上也找不到的小山村。带着我的回忆,带着我的憧憬,我跨入了解放军大学校的门槛,开始了我的军旅生涯。
也说不清什么原因,四十四年了,祖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包括那个记忆中贫穷的小山村。然而,那山梁上突兀、孤寂的知青点,清清的小河,那花手绢,那小圆镜,那熟悉的面孔,那接兵首长,那南疆军营……却常常令我魂牵梦萦。
快来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