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风也等你

幸福的老张

墨殇 78 ℃ 0 条
作者: 张馀民

“哎,哎嗨,河水倒灌稻田了,快来排水,不然今年要减产了!”这声朴实有力的叫喊,来自扬中八桥镇永兴村杨木桥埭的生产队长——张贯祥。

历经风霜的老张,出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成长在文化大革命的环境下。在那个动荡的岁月,地域面积有限的扬中县,信息匮乏,交通闭塞,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不高。老张父母年岁大,兄弟姊妹多人,老张排行老小。儿时在父母心余力绌的照顾和两个姐姐的搀扶下长大成人,过早地就承担起沉重的家庭负担。十七八岁,跟着师傅跋山涉水,在城里的工地上堆砌砖墙,在偏远地区造桥铺路。也曾有数年时间孤身漂泊在外,挑一担沉重的桐油,走家串户地叫卖,只为维持着清寒困苦的家庭。

春去秋来,一年又一年。老张的青葱岁月有着太多的坚韧和挺立,逝水年华也目睹了时代的沧海桑田。

八十年代,沐浴改革春风的岛城扬中,迎来了工业发展的新面貌,老张也正是年富力强的好年华。看着自己一对可爱的儿女和贫穷的家庭,心中无比酸楚。为了让自己的儿女过得好一点,他不顾妻子的反对,去金属管卡厂学习电焊工作。

火花四溅,弧光闪闪。危害大、技术要求高的电焊,老张一干就是三十年。

三十年的电焊生涯,老张从电弧焊到氩弧焊;从学徒工到拥有高级职称的电焊技师;从而立之年的壮志凌云到年过花甲的老骥伏枥。三十年来,老张在电焊行业埋头巧干,散籽开花,桃李满扬中。在企业的“降本增效”和“工艺改进”方面,贡献突出,多次获得“焊接技术创新奖”和“焊接能手”的称号。

勤恳的老张是电焊的好手,更是农垦的老手。七十年代的人民公社时期,还是毛头小伙的老张,在生产队里那是出了名的能干,别人十捆稻谷一担,他总是十六捆,甚至二十捆。有老张在,生产队的工分总是名列前茅。八十年代分田到户时,老张被广大村民推选为生产队长。和乡亲们一起种田,一起种好田,是队长的职责所在。那个时候,老张起早看秧苗,摸黑排水涝,不断摸索新的种植方法。在那个农业种植技术并不先进的年代,老张责任田的亩产量,却每年都超出预期目标。面对喜滋滋的收获,老张并没有把自己的经验技术藏着掖着。他向全体村民推广种植技术的同时,带头采用新的种植方法。从水田直播到旱田直播再到现在的机插秧,顺应一次次的农业革新,沉醉一次次丰收的喜悦。

农民老张的勤劳朴实,映画了如歌的岁月,也点缀了蓬勃的时代。作为机器插秧的农机手,在播种前一个月就要开始插秧的准备工作。秧苗孕育是个辛苦活,更是个技术活。从农田培土到秧苗发芽,需要考虑到大棚温度、空气湿度等一系列环境因素。一个月的时间,老张劳心劳力,当禾苗冒出嫩芽,就是绽放出了他最美丽的心情。

队长是辛苦的,也是有责任的。老张组织乡亲清理河道,修缮道路,并且带领广大村民共同致富,将杨木桥的农田转租出去,让传统的农田变成了绿云绵延的十里荷塘。为了多一份收入,让每一位农民都参与荷塘的治理工作。同时,老张牵头,合并杨木桥的自留地,以农场的形式,规模化种植果蔬产品,并采用客户自采、农场直销的销售方式。新鲜的果蔬,透明的价格,杨木桥埭,客似云来。

乡亲们的收入高了,日子越过越好了,追求幸福梦想的翅膀翩翩飞起了。辛勤的汗水,浇灌着希望的田野,“中国梦,劳动美”的嘹亮号角,诉说着希望的春天。社会主义新农村震古烁今的建设步伐,传递着春的气息。老张和乡亲们在建设杨木桥幸福家园的道路上,播种梦想,阔步向前。

中国梦,百姓梦。老张砥砺前行的脚步与奏响时代主旋律的中国梦不期而遇。老张常说,生活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真幸福,可以梦想着家庭和睦的天伦之乐,梦想着奔小康的前景更广阔,梦想着国家更富强,百姓更富足。

上一篇:书记夫人

下一篇:张老伯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快来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