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风也等你

张之洞 ――从兴义深山里走出来的清朝重臣

墨殇 117 ℃ 0 条
作者: 小不点儿

兴义市,是贵州省黔西南自治州辖县级市, 地处贵州、云南、广西三省区结合部。南盘江横贯市境,历来就是三省交汇区的商业集散地和通衢要塞,有“三省通衢”之称,中国西南出海大通道上的重要节点城市。因其境内山水风光秀丽,资源丰富,被称为“山水长卷,水墨金州”。兴义,一个不起眼的城市。但在贵州这块群山沃土里却是藏龙卧虎。人杰地灵,山川秀丽,气候宜人 ,文化底蕴深厚。孕育出了影响中国历史发展的历史人物。涌现出张之洞、王伯群、王文华、何应钦、 刘显世等大批人物。

2021年的端午节小长假,一家人去兴义游览,饱览了兴义的秀丽山川后,更让我感兴趣的是对几个历史人物的好奇及探究。真应了刘禹锡 那句“山不高,有仙则名”的古训。

一、少年奇才,出手不凡,步入京城,清朝栋梁。

张之洞,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与晚清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四大重臣齐名。成为支撑晚清王朝的台柱子。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张之洞祖籍直隶南皮,出生地却是贵州兴义。张之洞父亲张A从1826进入贵州任职,到1855年病逝于贵东道道尹任上,30年来一直在贵州工作、生活。1837年,张之洞在贵州兴义(也就是现在的安龙县)出生。张之洞在贵州度过了童年时代。14岁时回到直隶南平参加科举考试。1863年进京会试,由慈禧太后钦点为探花,成为“太后门生”。( 慈禧最满意的弟子或学生)。此后,张之洞做了17年京官,做了26年封疆大吏。

纵观张之洞一生,可谓兴义人杰地灵的代表人物。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兴义知府张瑛所倡建的安龙招堤半山亭竣工时,他仿阎伯屿邀请群僚著文纪事,在半山亭大宴宾朋。张瑛年仅十一岁的爱子张之洞,即席所作《半山亭记》,震惊四座,齐称“神童”。

时值7月16日,招堤两岸,新增高的堤岸上,垂柳迎风,新辟的水池中,芰叶荡青。张之洞凭栏纵目,只见云峰耸翠如画,荷花亭亭玉立,虹桥倒影摇曳。轻风徐来,他顿觉心旷神怡,一时间豪兴如涌,疾笔而书:“万山辐凑,一水环L,雉堞云罗,鳞原星布者,兴郡也。城东北隅,云峰耸翠,烟柳迷青,秋水澄空,虹桥倒影者,招堤也。”七百九十余言《半山亭记》一气吟成。众宾朋大为震惊,这11岁学童,才思敏捷,文采洒脱,笔调秀逸,下笔有神。虽以仿学而入门,却自有发挥与升华。更为难得的是,童心之中,竟有“德及则信孚,信孚则人和,人和则政多暇”的政治见解,有“与民同乐”的拳拳之意。宾客心悦诚服,齐称“神童”、“奇才”。《半山亭》受之无愧地刻成了石碑,嵌于半山亭内壁上,至今仍供人赏读。倘若明朝徐霞客活在当时,也会为这位奇才少年书写一笔。

张之洞这番成就绝非偶然。张之洞1837年在贵阳六洞桥边哇哇坠地,少年时代跟随张瑛在安龙邸度过。张瑛出身微寒,颇知民间疾苦和政治流弊,任兴义知府的十三年中,廉洁奉公,治盗安民,积谷赈灾,办学育才,这对张之洞很有影响。张瑛又精心教养其子,让他深受儒学熏陶。在作《半山亭记》的第二年,张之洞的第一本文集,便在贵阳刊印,成为贵州学童之冠。

张之洞三岁时,英国发动鸦片战争。随着年岁增长,张之洞为国势江河日下而“日为天下忧”。他怀着“以天下为己任”的书生意气,参加乡试。为避免在父亲管辖的兴义府投考,他从南盘江畔到广西百色直隶厅应试,结果名列前茅。

1826年,张之洞赴京会试,终于金榜题名。房师范鸣V写了七律为他发现人才志喜:

此弟何应只得仙,大常笺语意缠绵。

早看桃李森桂植,翻为门墙庆风缘。

名士爱才如共命,清时济治正需贤。

知君别有拳拳意,不独文章艳少年。

以后,张之洞成了进士、学政、内阁学士;当上了两广总督、湖广总督、商务大臣、军机大臣。成为了清朝一代重臣,举足轻重。在他任上,他起用冯子林、刘永富,在广西边境击败法军。他办工厂、修铁路,成了清末洋务派首领。他主张“中体西用”,力图国富民强。这些,又都同他在少年时代的思想辅垫息息相关。

张之洞自幼喝过盘江水,吃的盘江粮。不论他走到哪里,始终把安龙作为他的第二故乡,招堤,绿海,荷花,彩亭,连同书生意气,激扬文字的少年时代,让他魂牵梦萦。1904年,顶戴花翎,朝服袍褂,正襟危坐的张之洞在北京做商务大臣,年高67岁,还派了专人,肩挑马驮,不远万里,给安龙高等小学送来几千册图书……

张之洞一生的很多举措虽是为挽救大清,却造就了近代中国的天翻地覆。他任湖广总督时,大量向日本派遣留学生达三千人之多。这些人后来大多成了革命党,辛亥革命的“二号人物”黄兴就是其中之一,他编练的湖北新军,有三分之一的力量参加了辛亥革命,成为革命军的主要力量,后来成为民国总统的黎元洪,就是原来张之洞编练新军的“统制官”。也正是他编练的湖北新军,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而打响的那些枪,就是他督制的“汉阳造”。因此,有人说他是“不言革命的革命家,也是辛亥革命的孕育者”。黄兴甚至说要给他的老师张之洞发一百吨重的黄金大勋章,因为他不但为革命提供了人才,他的汉阳枪炮厂还为革命准备了充足的武器。

二、“武汉城市之父”

江风习习,江水滚滚。百年风云,宛在眼前。不久之前,武汉刚刚经历了天灾,后来终于转危为安。在另一个世界,有一个老人看见武汉重新恢复生机,露出了微笑。这个老人就是清末四大名臣之一的张之洞,一个与武汉这个城市荣辱与共的清末老臣。清朝末年,清政府三番五次签订耻辱条约,华夏民族逐渐掉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看着历史书上的种种记载,我有时会疑惑,清政府那么腐朽为什么还能撑那么久呢?后来我逐渐明白,那是因为有人颤颤巍巍地扛着这大清最后的江山,其中一个肩膀就是张之洞。

说起这个名字,武汉人民一定非常有感触,因为正是他成就了今天的武汉,也是武汉成就了彼时的张之洞,他算得上是“武汉城市之父”。说起张之洞,大家首先就会想到由他主导发起的“洋务运动”,而且还会知道这是一场失败的运动,因为历史书上是这样写的。但事实上,洋务运动的出现对后来中华民族的崛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889年张之洞抵达武昌,开始了他十九年的的湖广总督之旅,武汉的命运自此而改变。张之洞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在湖广开始了他自己的救国之路,一系列举措逐渐推行开来。

汉阳铁厂的建立。1890年,张之洞在武汉建立了汉阳铁厂,这是近代中国的第一个大规模的资本主义机器生产的钢铁工业,而且是当时在亚洲最大的钢铁厂,就连日本的钢厂建设还比这晚几年。

汉阳兵工厂。在抗战剧中,有一个武器名字频频出现,那就是“汉阳造”。说到这个武器,就得说到汉口的的汉阳兵工厂,这是我国的第一家制枪兵工厂,完全凭借中国人自己的智慧造出的兵器。有了这里生产的武器的武装,才有了后来战争里中国人反抗的枪响。“汉阳造”见证了后来的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南昌起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每当提起“汉阳造”这把枪的名字时,也会回想起他的创造者张之洞。张之洞他清楚地知道国家要想在列强的欺侮之下重新站起来,需要的是什么,与其空谈救国,不如实干兴邦。

九省通衢。1889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向清政府提出了修铁路干线的建议,提出了关于卢汉铁路的规划。1906年4月1日,连接北京与汉口的全长1214.49公里的卢汉铁路正式全线通车运行,后改名为京汉铁路。京汉铁路的全线贯通,改变了武汉在近代中国经济布局中的格局,商人们通过汉口把湖南,湖北,河南等省的农产品迅速地散往全国各地,这条铁路的出现大大促进了全国商业的发展,对于国家有重要意义。武汉逐渐发展成为“九省通衢(qú)之城”。 使得二十世纪初的武汉成为中国仅次于上海的大都市,拥有“东方芝加哥”的美誉。

兴办教育。除了致力于工业和交通的发展,张之洞也深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道理。1893年,张之洞为了培养精晓洋文的年轻人,在武昌创办了自强学堂,这就是后来在全国排名前十的武汉大学。1902年,张之洞与其好友两江总督刘坤在南京建立了三江师范学堂,这就是后来的亚洲第一高校南京大学的前身。张之洞提出以自强为目标的人才观,他创办新式学堂、改革教学理念,倡导留学教育、废除科举制度、厘定新学制,培养了一大批在后世发光发热的人才。

张之洞是一股清流。清朝末期,的确也有许多想要图谋救国的人,但大多只是嘴上说,却不行动。如果把大清朝比作一团火,需要当官掌权的不断添柴加火,总有一帮人也特别关心这团火的存在,天天研究该加什么柴,并因此而争得不可开交,却从不会去添柴。当有人过来添柴时,这帮人会说这柴不行,烟大;这柴不行,太湿;这不行,太贵!

最后大家都不添柴,然后那一团火渐渐熄灭在争论中,徐风吹来,只有烟灰在风中飘荡。这就是大清晚期的现状,而张之洞就是一股清流,他不是那种嘴上说说而已的人。从他1881年十月十六日第一次受到重用,出任山西巡抚的时候,张之洞就在全力以赴为大清这团火“加柴”,直到他1909年10月4日去世,大清王朝也就发光到此为止。

张之洞踏踏实实为国家做了许多事情,武汉这块土地上见证着他的努力。张之洞竭尽所能,极力想要挽救这腐朽的王朝,可是历史前进的车轮谁也挡不住,但是他为大清王朝留下的汗水,武汉会记住,湖广会记住,我们,也会记住!“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这是毛泽东主席对张之洞的肯定。

北京白米斜街11号。一条不起眼的小街,就在什刹海的南边不远处。11号是一座很大的宅院,广亮大门,大门对面还有一座灰色的照壁,就在这座气势威武的宅院里,张之洞度过了他人生中的最后两年。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已经七十岁的张之洞奉旨进京,升任大学士兼军机大臣,进京后不久搬来居住。宣统元年(1909年)8月21日,张之洞在这里病逝。这位从兴义深山里走出来的清朝重臣,走完了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张之洞的青少年时代都是在安龙生活、学习、成长,是黔西南这片土地哺育了这位近代中国的“望重耆贤”“南方北斗”。张之洞生活的时代早已过去,我们的伟大的祖国也早已走出了近代中国的苦难与沉沦,但我们不能忘记这段历史,不能忘记张之洞为近代中国做出的贡献,不能忘记黔西南这片土地对张之洞等历史人物的影响与孕育。回望历史,回望过去,我们倍感欣慰与自豪;展望未来,需要梳理文脉以激励我们前行。

2021/6/18于昆明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快来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