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稀记得那条小路,从山根下朝上蜿蜒,要走很久才能到达稍微平缓些的山脊,山坳里有座小房子,住的老人叫周万金。他孤身一人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很多年,过着“以鸡为伴,以羊为子”的生活。每次从这里过,我们都要拐过去看看他,叙谈几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他大概有八十多岁。第一次见面,他用热切的眼神打量着我和朋友们,说毛主席他老人家还好吧?那三间房里堆集了他几十年从山上采摘的珍宝:草药、灵芝、木耳、蘑菇、蜂巢、花椒……许多已经霉变,大概他从没清理过。花椒是野山椒,当地人叫狗椒,颗粒小,味道浓郁。记得有一次他送了我一些,我一直提着上山,在九山顶上遇到了下山的朋友,转送了。朋友说,从没吃过那么好吃的花椒。那时的九山顶是野山,只有极少数人知道。但山上的风景真是好,悬崖对面就是国画岭,就像被洇开的水墨画,被雪藏了几十亿年,才等到了一双慧眼。长了一双慧眼的人叫王宝义,当了许多年村书记,现在年龄大了,卸了肩。用写村史的马林老师的话说,那时赶上了天时地利人和,让长城外的这个小山村,一下出了名。
那时乡村改革的方向并不明朗。平原上分田到户,山里的百姓靠天吃饭,没有多少地可分。尤其像常州这样的小村子,处高寒地带,农林牧副渔,一样也不占。所以山里人求变求富的心情尤为迫切。常州,是抗战时期秘密电台的联络暗号使用的名字,新中国成立后成了村名。这之前,村子只是被人随口叫大土岭前头、小口子、北口外,都与地形地貌有关。两山夹一涧,那个“口子”非常小,就像把大山撕了道缝。
山下的村庄和山上的风景区隔着一道山脊。许多年前攀爬时就知道,那段山路漫长,着实费体力。许多人都因为体力不支,放弃了远处的风景。王宝义是个足智多谋的人,为了把游人吸引到山上,他想尽了法子。后来我们再去,山上的边区食堂已经有模有样。用王宝义的话说,游人体力不支,就歇歇脚,顺便补充一下能量。于是在山脊上的平缓地带搭起了茅草屋,村里的媳妇穿上灰布军装戴上灰布军帽打上绑腿,挺像那么回事。大铁锅里用山泉水煮十二种杂粮,天不亮就开始点火,游人来到山上时,杂粮粥又香又糯,冒着泡已经可以出锅了,真是又当饭,又解渴。后来我们就听到了许多笑话。有的游人拖家带口专门为喝粥也要上山。还有的人自己喝了不算,用饭盒带给山下的老人。因为粥是免费的,常州人说起这些是自豪,从来也没听见不情愿的话。也感叹,常州村还是那个朴实的常州村,一锅粥一熬就是三十年,这韧性也是没谁了。
我以为早就熄火拆灶了。
周日有点空闲,突然想去常州村看看。当年第一次去,我们带刊物作者去采风,住在大队部的大通铺上,跟书记王宝义彻夜长谈,那时的乡村旅游连影子都没有,他绞尽脑汁琢磨怎么能让山外的人进来。那是秋天的深夜,一位诗人醉眼迷离走在村路上,留下了“秋水潺潺,草虫唧唧”的典故,因为那晚他的裤子撕了口子,一位大姐连夜给他缝补衣衫。三十年过去了,这些还是美谈。那时的常州村只有不多的几栋瓦房,都隐匿在坡上坎下。夜黑的密不透风,沿路是山水撞击石头的响声,那才是自然之水,从山上莽撞跌下,在我们身边哗哗作响。又一次去那里,孩子还在上幼儿园。三河文联的朋友带队来采风,点名要去九山顶。朋友也带了孩子来,与我女儿同岁。两个小家伙穿越密林总是跑到前边,被戏称“尖刀班”班长。如今幼儿园的小朋友早长大了。岁月在不经意间带走了韶华和青春,村子也早已不是那个名不见经传的样子了。某一年,“常州人来到常州村”曾经成为社会热点新闻。有游客从遥远的外省市来,说明小村庄已经名声在外了。
早春山还灰着,茅草在风中招摇。真正的旅游季节还没到来,沿路显得冷清。但村头似排队进站样的铁栅栏诉说着繁盛时的场景。就是那样巧,车子在这里顿一下的工夫,王宝义书记沿着路边走了过来。他要去城里,到前边去搭车。我临时想了一个来到这里的理由。那个边区食堂,曾经一度让我很纳闷,当年他怎么想起用这样一个名字,受了什么启发?
抗日战争期间平原上是敌占区,山里的村庄被日寇划为无人区。抗日游击队只能在崇山峻岭间扎营,这是我能想到的。当年我们曾经寻访抗日将士留下的遗迹遗址,时过境迁,却没有留下资料。
马林老师在村委会等我。他也是常州村人,退休回家来“做点事”,把村里的历史翻了个底朝天。驱车一直往山上走。那条小路早不见了踪影,也感叹车子一直能开到边区食堂,当年那段路多累人啊。工人正在修缮,为那口大锅顺利生火做准备。问起心中的疑惑,马林老师指着一片山林说,那里是云魔洞,洞里四季有水,水位从不升降。当年那里有座小房子,冀热边特委第一行署专员杨大章等人曾住过。附近还有石洞被当作粮仓和弹药库,那些建筑我们小的时候还在。
边区食堂不是空穴来风的产物。
我恍然。眺远望去,山下几公里处就是那场著名爨岭庙遭遇战发生地,杨大章就是在那里牺牲的。几十年来,人们的猜测和探寻都围绕因何发生打转转,但为什么要把一次重要的会议安排在那里,却少有人探究。
历史不能假想,但历史应该拒绝遗忘。
快来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