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母亲的节日。
翻出记忆的老相册,触摸母亲的影像,一段农民儿子的求学路,洒满了母爱的辛酸泪。让我们把时间定格在上世纪70年代初的一个早晨。
当母亲翻遍了家里所有能“藏钱”的地方,把仅有的2.6元钱塞到我手中的时候,已是满脸大汗。 “你先上学吧,下午我把住宿费送到学校去。” 母亲瘫坐在炕上,无奈中透着刚毅和自信。
初中时,每学期要交3元钱住宿费,家庭的窘境在开学季尤显突出。学校的规定很糟糕,学生报到第一件事就是收学费,在我稚嫩的思维中,顽固的认为在同学面前交不上费用,是一件很“丢人”的事。为了不伤损 “自尊”,到学校后我和老师打个照面就开溜了。
无目的的闲逛实在是无聊之至,于是我顺着上学路开始遛弯。时间滴滴答答一分一秒的过去了,当我走到公社破旧的市场时,听见了一个非常熟悉的声音。
“求求你再多给一分钱吧,我来回走了8里多路!”
“就8分钱一个,多5厘都不买!”
循着熟悉的声音,我的眼睛瞟向讨价还价处。眼前的场景让我永生不能忘记。
母亲卷着裤脚,一道道黑泥不规则溅在两腿的四周,脚上的鞋已分不出颜色;像是刚刚出完汗,头上的黑发成绺的贴在头皮上,脸上残留着汗水曾经涂抹的痕迹;在家做活的外套上,又罩了件只有过年和串门时才肯穿的黄色“迪卡”上衣;右胳膊上挎着一个筐,里面隐约装着几枚鸡蛋。
和母亲讨价还价的像是一个在公社吃“皇粮”的女干部,她瓷一样的眼神上下打量着母亲,盛气凌人。
我偷偷的隐藏在市场旁边的一个小棚子底下,窥视还要发生的下一幕。
“大妹子,现在几点了?”
“几点和你卖鸡蛋有关系吗?还是那句话卖不卖?”
母亲亲切的问候,引来了女干部一大堆问号和鄙视。母亲被疑问“烫”得满脸通红,欲言又止。
“卖就卖吧,要不孩子今晚就住不了宿了!”母亲怯怯的靠近女干部。
我撒腿就往学校跑,在校门口停下了脚步。不一会就看到母亲挎着筐急急地向学校的方向走来。我立即迎上前去。
“刚才在家又翻出1元钱,快回学校吧,交完钱好住宿!”说着母亲松开了攥钱的右手,把带着体温的面额1角的10张纸币,揣入我的裤兜里,又摁了摁,生怕钱“跑”出来。
“我还要回家喂猪,妈就不陪你进学校了!”母亲脸上洋溢着满足,像是完成了一项非常重大的任务,脚步轻盈的踏上了回家路。
母亲的故事还有许多许多,母爱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她是一本厚重的书,载满仁慈、宽厚、爱心等令人落泪的词句。
我真挚道一声:母亲,您辛苦了。
快来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