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我妹妹的名字。名字,就是一个符号,人与人相互区分的代码。家人亲戚间,喊名字不多。在妹妹因病办理住院手续,我才知道她有如此的名字;妹夫打工在外地,且有小孩正在农民工学校上学,无法回来护理。
各项住院手续需要签字,妹妹不识字,作为哥哥的我,责无旁贷。妹妹叫着我哥,身份证上的岁数却比我大,四十多岁,叫“刘氏”。医生一头雾水,狐疑地看着正准备签字的我,你到底是哥,还是弟?这重要吗?听了妹妹的叙说,医生才释然,终于签了字。
刘氏,古董级的名字。过去常用的女性代称,作为妹妹的名字还是有来历的。
妹妹没上过几天学,家里供养哥哥和我两个男孩上学,已经很吃力。小我三岁的妹妹牺牲了上学的机会。这让我有时萌生一丝的自疚,小时的妹妹还是给自己取了个很好听的名字,手腕处用墨水纹的“玉萍”两字,就是最好的佐证。我记得,我读初中时,农村里的少男少女非常喜欢把名字纹在小手臂上,有的字不敢恭维,“蛐鳝找它娘”似的,好在妹妹手臂上的字,我写的,倒不太难看。我是对纹身不太认同的,后来,有许多男孩子因为手腕手臂处有名字或图案,当不成兵——又不是岳母刺字。
妹妹的名字,出嫁后改了。妹妹和妹夫外出打工,家里只有婆婆,当然不识字。村委会人员统计人口信息,问妹妹的名字、岁数。她婆婆怕官家的人,只知道姓刘,名字不知,岁数不知,其他的更是一问三不知。后身份证下来,姓名一栏:刘氏,岁数亦是估的,好在和妹夫同岁。
从此,妹妹就有了新名字。医院里,医生查房,护士护理,都要重复地问,姓名?妹妹怯生生地答:刘氏,似乎对这名字也不太熟识。我则努力地把这个名字和妹妹划着等号。
手术那天,妹妹穿着病号服,自己走进手术室,一道门,隔开了病人和等待的家人。手术室外的大屏幕,就成了信息传递的通道。显示病人的姓名、岁数、手术名称、状态等。
等待区,有几排座椅,很少有人坐。无以名状的焦灼,明明知道是小手术,但管不住自己的担心。坐不是,站不是,只有搂紧肩膀,踱着步,心里才安稳些。大屏幕刘氏一栏,手术状态由红色的麻醉、术中,到橙色的术后,最后是绿色的苏醒。每一次字体的变动,心就放松一次。
两个小时,在等待中度过,手术很成功,回到病房,护士输液,再次确认姓名,妹妹有些体虚,麻醉还没有过来,神情迷离,我替她回答:刘氏。
快来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