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风也等你

拉帮套

墨殇 47 ℃ 0 条

拉帮套

  生活在关东的人们,都听说过一个词儿……拉帮套。

  拉帮套一词是指由马或者其他动物拉车演变而来。正常情况下,一挂马车通常由两匹马拉,一匹驾辕、一匹拉套。如果在马车超重、爬陡坡或者淤陷时,两匹马力不能抵,这时就得再加一匹马,套在原拉套马的右面,车老板的行话叫做拉帮套。

  在解放前,关东这里地大人稀,有很多男人娶不到老婆,叫老光棍子。这里就潜下了一部分拉帮套的资源。

  后来,就出现了一部分家庭的男主人残疾、体弱或被其妻斥为“窝囊废”的性无能者。由于没有能力养活家庭、令妻子满意,女主人就请个身强力壮的老光棍,同吃同住同劳动,撘火过日子。这种令人尴尬的生活方式就是典型的拉帮套。

  据说,凡能请拉帮套进家的人家,妇人大都是内政外交拿的起放的下的女子。家政外交大都由妇人做主,丈夫不管多么有个性、多么心有不甘,但自己已失去家庭责任能力,也只能认可。而这个家庭的女主人,在这种关系中得到了生活及生理方面的满足。

  拉帮套的男人呢,也通过出卖劳动力,获得了女主人在生活上的照顾,同时也满足了其生理的需要。

  找拉帮套的大都是找一些老实巴交的苦命人。家境贫寒,兄弟们多,娶不起媳妇,三四十岁仍光棍一条。只好给人家拉帮套、帮人家干活养家,和人家媳妇、丈夫睡在一条炕上。女人睡在中间,左边一个男人、右边一个男人。拉帮套的和女人有了孩子,也管人家的爹叫爹。拉帮套的进到新的家庭后,地位低下,有性爱权、劳动权、议事权,就 是没有子女随姓权和大事决定权。

  这种家庭中的称谓乍听起来也很别扭。视帮套的年龄,丈夫与帮套互称某哥或某弟、孩子们称帮套为某叔或某大爷。拉帮套的人在家时对妇人可亲昵或直呼其名,但在外时不能说我老婆或我媳妇,只能说“我家做饭的”。

  由于拉帮套的是家中的主要劳动力,子女们都知道是靠他的付出才得以成长,一般能得到家人的尊重。有的子女心里十分清楚自己就是他的骨肉,就更加亲密孝顺。但毕竟不是名正言顺的父亲,父子(女)之间都有难以言表的自卑。

  这些大多数出现在解放初期,解放后,拉帮套这个词儿消失了很多年。

  直 到了改革开放后,拉帮套这个职业又重新回归中华大地,而且拉帮套的人群也逐渐多样化,女人,富人,官府的人,甚至有党员和高级知识分子。

  其中最明显的是成功人士,家资百万,去香港去澳门去沿海地区找个小三小四,给别人家拉帮套。然而自己家里的老婆照顾不过来怎么办?就找来好吃懒做的小白脸儿或者自己的下属来家里拉帮套,来完成他荒废的任务。其美称叫助理。其二,有一部分女人为了赚钱或者为了某些私欲,来本来有女主人的家庭做女主人的事情,就是来拉帮套,其美称保姆。

  文章写到这里,我要插入一个实例说明。我有一个同学娟,人美品德好性格善良,毕业一直在街道工作。

  天有不测风云,一个夏天,娟的老公见义勇为,失手把一个偷车贼打死了,因为过失杀人被判了两年徒刑,在监狱里拆烟夕把腰骨砸断了,被提前释放。基本就成了个残废人。老父亲为了给儿子讨回公道,百余次上访,把家里的积蓄花了精光。最后死在了上访的路上。老母亲受到打击,得了脑溢血后遗症,生活不能自理。娟也因为老公爹的数次上访,给社会和谐制造了障碍,属于不安定分子,被撤销了街道办事人员的职务。

  眼看着一家老少面临绝境时候,一个叫亮的小伙子走进了这个家庭,上照顾老下照顾小,坊间都说这个亮没有出息,拉帮套,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当初那个贼偷的车子的主人就是这个亮的未婚妻,出了这么大的事情,这个车主人都不能站出来说一句公道话,害的这么一个家庭于水深火热之中。有谁能说清楚这个事是亮的善良还是亮的良心发现呢?我只说一句:亮的行为,大爱无疆。即使说这个亮拉帮套,那也是一件光彩的事。

  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拉帮套这个词会随着社会进步,名称会越来越好听,性质也会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

  【作者的话】今天我看到一个新闻,是一带一路的火车视频,一列火车拉三百多节车厢,从中国出发,途径俄罗斯,德国等几个国家,费时十四日,最后到达波兰。这么远的路程怎么办呢?就出现了一列火车并排四个车头的事,所以说,四个车头其中有三个是拉帮套的。
  (文/风筝飘带)

作者:风筝飘带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快来评论,快来抢沙发吧~